《茶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茶书典籍,是我国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,是茶人们的必读经典,也是茶文化的基石和传承的衣钵。唐朝北方的回纥国曾以千匹良马换取《茶经》,从那以后,《茶经》传布于世界各地;一千二百多年以来屡经翻刻,现存藏本达170多种,散佚版本不计其数;日、韩、俄、美、英等国都有许多藏本和译本。
《茶经》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其中包括茶的本源、制茶器具、茶的采制、煮茶方法等10章,约7000字。内容丰富翔实,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唐及唐以前茶业的发展演变,极具史料价值。
第一章茶之源,记述茶树的植物学性状,“茶”字的构造及其同义字,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、栽培方法、采摘和制茶工艺等,还讲述了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以及茶的效用等。
第二章茶之具,记述茶的采制工具,分采茶工具、蒸茶工具、成型工具、干燥工具和封藏工具等共19种。
第三章茶之造,记述了采茶的节令、选茶的标准和制茶的方法等。
第四章茶之器,列举煮茶和饮茶的24种用具,可看出陆羽对饮茶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并重的。
第五章茶之煮,记述了饼茶炙烤、捣末、煮水、调制的方法,还评述了煮茶用水的选择。
第六章茶之饮,论述饮茶的沿革。在本章中,陆羽推崇的饮茶之法是清饮。
第七章茶之事,记述了从上古至唐代有关茶的历史资料48则,为后人研究茶的历史提供了很大方便。
第八章茶之出,记述唐代茶叶产地,具体列出产茶的8个道、43个州郡、44个县。
第九章茶之略,论述说在特定的时间、地点等条件下,对采制饼茶的工具和煮茶饮茶的器具,不必机械照搬照用,而可以适当省略。
第十章茶之图,说的是把《茶经》全文写在白绢上,挂起来,可一望而知,便于操作。
《茶经》承认自然的神奇伟大与美妙,感叹人类技能的有限与浅陋,真正的茶人应常怀对自然、生命、美的敬畏之心。在当今的茶艺中仍然保留着的一些独有程序、优美形式,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庄严的仪式,其核心正是一种情感敬畏。
《茶经》传承至今,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,其呈现出来的理性探索、精雅审美、敬畏之心……各代茶人无不沐其恩泽。它作为茶人之圣经当之无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