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文化

涵盖中国茶历史、各种茶叶知识、掌握传统冲泡技巧。从绿茶、红茶到乌龙茶,全面介绍中国茶的多样性及其文化,一起品味千年传承的茶香。
赵佶御笔著茶论

人的一生,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选择的,比如出身和父母。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的皇帝,但这位“不爱江山爱丹青”的皇帝恐怕更愿意当一位画家吧!

赵佶在位期间,虽然朝政腐朽黑暗,但他却是个艺术奇才,不仅工于书画,通晓百艺,还对烹茶、品茗尤为精通。赵佶曾以帝王之尊编著了一篇《茶论》,后人称为《大观茶论》。一个皇帝,以御笔著茶论,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。

皇帝评茶论具,下面的群臣自然趋之若鹜,一时间,宋朝的茶事兴旺至极,不仅王公贵族、文人雅士纷纷效仿,市井之间大大小小的茶馆也比比皆是,人人以烹茶品茗为时尚,而且挖空心思地弄出花样来品茶、煮茶、论茶,甚至是斗茶。

斗茶本是属于民间的赛事,却被赵佶引入宫中,并在《大观茶论·序》里说:“天下之士,励志清白,竟为闲暇修索之玩,默不碎玉锵金,啜英咀华,较筐荚之精,争鉴裁之别。”在大规模的斗茶比赛中,最终胜出的茶,就成为贡茶了。这样一来,在宋徽宗时代,斗茶之风日益盛行,产茶和制茶的工艺也得到极大提高,向朝廷贡茶的品种和名目也渐渐繁多起来。当时在武夷山,有一个御茶园,仅这里的贡茶品种就多达五十余种。

宋徽宗赵佶虽是一个无能的昏君,却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,不仅是旷古绝今的“瘦金体”书法大师,还是一位技艺不凡的品茶大师。他与臣子品饮斗茶时,亲自点汤击拂,能令“白乳浮盏面,如疏星朗月”,达到最佳效果。赵佶的《大观茶论》有序言、产地、天时、采择、蒸压、制造、鉴辨、白茶、水、味、香、色、藏焙等众多方面,不但详细、具体、精辟,而且通俗易懂,堪称茶书中的精品。

上一篇:爱茶人白居易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