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好喝,秋白露(指秋茶)”,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。下面是春茶、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,可供参考。
1.看干茶
主要从茶叶的外形、色泽、香气上鉴别。不论是红茶,还是绿茶,只要条索紧结,红茶色泽乌润,绿茶色泽绿润,茶叶肥壮重实,或有较多毫毛,且又香气馥郁者,则为春茶。
条索松散,珠茶颗粒松泡;红茶色泽红润,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;茶叶轻飘宽大,嫩梗瘦长;香气略带粗老者,则是夏茶。
凡是茶叶大小不一,叶张轻薄瘦小,绿茶色泽黄绿,红茶色泽暗红;且茶叶香气平和者,则是秋茶。
2.观湿茶
就是进行开汤审评,通过闻香、尝味、看叶底来鉴别。
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,香气浓烈持久,滋味醇厚;绿茶汤色绿中透黄,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;叶底柔软厚实,正常芽叶多,叶张脉络细密,叶缘锯齿不明显者,为春茶。
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,香气欠高;绿茶滋味苦涩,汤色青绿,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;红茶滋味欠厚带涩,汤色红暗,叶底较红亮,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,叶缘锯齿明显,此为夏茶。
凡是香气不高,滋味淡薄,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,叶张大小不一,对夹叶多,叶缘锯齿明显的,则是秋茶。
品茶不仅是对色、香、味、形的鉴赏,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,是一种对充满诗情画意的精神境界的追求,是一种超然幽雅的生活态度,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。
品茶,啜的是一种心境,品的是一份情调。几片绿叶,一碗清汤,却能观其沉浮,感悟人生。所以说,品茶是一种意境。
品茶可分为三种境界。“一饮涤昏寐,情来朗爽满天地”,此乃第一境界。寓意饮茶可以使人清醒,远离昏沉,达到澄明之境。“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轻尘”,此乃第二境界。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,可除去世俗的污尘,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,显得空灵澄明。“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”,此乃第三境界。这可以说是品茶的最高境界,不仅超脱尘世,同时也得到了最大的审美愉悦,是一种极高的人生享受,在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中,也许只有陶渊明才能达到如此境界。
茶乃大自然的精灵,质朴无华,自然天成。品茶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。
品茶不仅要有好的意境,同时还需要有一个绝佳的环境。品茶的大环境讲究山林野趣,回归自然,展现自我。唐代诗僧灵一禅师在《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》中云:“野泉烟火白云间,坐饮香茶爱此山。”描述的就是品茶人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追求和向往。明代茶人张源《茶录》中写道:“饮茶以客少为贵。故曰独品得神,对啜得趣。”因此饮茶品茗,人不宜太多,只有这样才可修身养性,品茗如品味人生的境界。
品茗需要与之相适宜的心境。所以说,有心细啜则为品,无意豪饮则为喝。品茶是为快慰心境,涵养性情。喝茶是为解一时之渴,除一时之乏。因而,品茶需要找一个绝佳的好时机,这样才能品出茶的真正韵味。
品茗有五忌之说:地点不对,环境嘈杂不品;地点不雅,五味杂陈不品;时机不当,有他人捣乱不品;遇见外行,不礼貌人不品;事情不顺,与人有争执时不品。可见,品茶不仅是一种消遣,还是一种生活,一种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