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文化

涵盖中国茶历史、各种茶叶知识、掌握传统冲泡技巧。从绿茶、红茶到乌龙茶,全面介绍中国茶的多样性及其文化,一起品味千年传承的茶香。
茶道精神的内涵

中国茶道精神的内涵,即茶道四谛,可以概括为“和、静、怡、真”四个字。其中,“和”是中国茶道的核心灵魂,“静”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则,“怡”是中国茶道修习的身心享受,“真”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。

1.和——核心灵魂

中国茶道追求的“和”,源于《周易》中的“保合大和”,寓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组成,只有阴阳协调,才能保全普利万物。“和”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体现。《老子》中有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,《中庸》则认为“和者也,天下之达道”……这些思想体现在茶道中,成为茶道的核心灵魂。而茶道中的“和”贯穿在制茶、泡茶以及品茶过程中,表现为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器具的和谐。

2.静——不二法则

品茶之心应是“虚静”,虚静既包括心灵世界的虚静,也包括外界环境的虚静。老子说:“至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”虚即虚无之谓。天地万物都是从虚无而来,正所谓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。静源于虚,有虚才有静。庄子说:“圣人之心,静,天地之鉴也,万物之镜。”道家的“虚静观复法”是人们修身养性、体悟人生的无上妙法,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空灵虚静的心境。有了这样的心境,无论在幽静清雅的山林间,还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你都能品到一壶清雅的好茶。当你有了这样一颗“茶心”,就会觉得茶是有灵性的,泡开的茶舒张如落落君子,蜷缩似山中隐士,收如新月一勾,放则恣意不羁;深吸一口气,茶香氤氲,沁人心脾;轻品一口,味醇而微甘,回味香洌。静心凝神,细细领悟茶之色、香、味,在择器、选水、择伴、择境中体会茶道之美。只有进入虚静,心灵世界才能获得安宁,才能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。

乌龙茶茶艺表演中那道“焚香静凡心”就是给品茶者营造一个无比温馨祥和的氛围,让品茶者的心灵在静中显得空明,精神得以升华、净化,达到“天人合一”的“虚静”境界。

3.怡——身心享受

不同地位、不同信仰、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。古代的王公贵族讲茶道,他们重在“茶之珍”,意在炫耀富贵、附庸风雅;文人骚客讲茶道,重在“茶之韵”,托物寄怀、激扬文思、交朋结友;佛家讲茶道重在“茶之德”,意在去困提神、参禅悟道;普通老百姓讲茶道,重在“茶之味”,意在去腥解腻、享受人生……每位茶人都有自己的茶道,但殊途同归,品茶均能给予他们生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,怡然自得,这就是中国茶道中的“怡”。

4.真——终极追求

“真”是中国茶道的起点,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。中国茶道所讲究的“真”,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、真香、真味,用的器具最好也是真陶、真瓷、真竹、真木,环境最好是真山、真水,对客人要心真、敬客真、说话真、心境真。

综合上述,中国的茶道将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,既是饮茶的艺术,也是生活的艺术,更是人生的艺术。茶如人生,人生如茶,乃是在饮茶、品茶中修炼身心,体悟人生。

茶道精神的内涵

乌龙茶茶艺表演之“焚香静凡心”

乌龙茶茶艺表演之“焚香静凡心”

下一篇:茶道美学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